本文作者:长春钢结构设计

北京档案馆介绍

长春钢结构设计 3天前 ( 03-21 01:56 ) 1235 抢沙发
根据您提供的文本内容,**北京档案馆作为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的直属文化事业单位,主要负责集中保管北京地方政权组织机构档案,是北京市的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其馆藏丰富多样,涵盖了纸质、录音、录像和影片等多种载体,内容十分丰富。以下是对北京档案馆的介绍:,,1. **历史与规模**:北京市档案馆成立于1958年4月,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31号。该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包括民国时期的98万卷(册)档案,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档案。这些档案记录了北京及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历程,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2. **功能与服务**:作为全市的档案安全保管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档案馆不仅承担着收集、保管、利用档案的职责,还通过多种方式提供档案利用服务,如网上利用、档案阅览、举办展览和史料出版等。近年来,档案馆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适应现代化的需求。,,3. **展示与教育**:北京市档案馆设有多个展厅和学术报告厅,能够为公众提供丰富的展览和教育活动。这些设施不仅展示了档案的价值,也成为了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北京档案馆不仅是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记忆的文化宝库,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历史与文化的桥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发展,北京市档案馆将继续为社会提供服务,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播与保护。
北京档案馆介绍 钢结构门式钢架施工 第1张

北京市档案馆概述

北京市档案馆为省级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承担着北京市国家档案资源的收集、保管、利用的重要职责,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 是全市的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电子档案备份管理中心、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
  • 近年来被评为北京市网红打卡地、红色旅游景区等。

馆舍情况

  • 2019年6月9日启用的新馆位于朝阳区南磨房路31号,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内部按照“五位一体”功能定位科学布局,集接收征集、保管保护、查阅利用、展览陈列、史料研究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 档案库区安装有防磁、消毒灭菌及风淋等设备,配备了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 新馆设置展厅7个,总使用面积达8176平方米,还有两个具有同声传译功能的学术报告厅和1376平方米的档案利用大厅,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查阅利用档案提供了优质保障。

馆藏情况

  • 馆藏规模:截至2022年底,馆藏档案279.4万卷(册)件,排架长度20.2公里,历史跨度长达近500年。
  • 馆藏特色
    • 民国档案有98万卷(册),齐全完整,记录了民国时期北京(平)发展演变和社会变迁,是研究20世纪北京(平)及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不可或缺的历史“凭证”。
    • 保存有北京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档案,其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档案是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中存留最完整、最齐全、最系统的奥运档案,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后,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北京市档案馆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奥之馆”。
    • 重大活动、重要事件档案量大质优,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国庆、党庆、疫情防控等重要档案均已接收进馆。

服务与利用

  • 档案利用服务方式:通过网上利用、档案阅览、举办展览、史料出版等多种途径为社会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截至2008年年底,已经有近80万条记录以及180万页档案原文可以在网上检索、阅览,已数字化纸制档案88余万卷,共计2700余万页,约占馆藏纸制档案的47.43%,完成了全部声像档案的数字化。
  • 简化查档流程及跨地区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时了解公众的档案信息需求,简化优化查档利用流程,开展民生档案跨地区跨馆际跨部门的查询利用,第一时间接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面向全国开展档案利用服务工作。
  • 档案开放情况
    • 2023年6月9 - 15日,以“奋进新征程 兰台谱新篇”为主题,开展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期间面向社会开放9个全宗共24398件档案,开放档案内容涉及北京市上下水道工程局、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档案,且开放档案存在诸多亮点,如对了解上世纪50年代北京市下水道建设情况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北京市下水道基本情况》档案,和对了解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筹建过程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关于筹建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请示报告》档案等。
    • 2024年计划于国庆节前专题开放馆藏首都庆祝十一五一筹委会、首都大型群众集会指挥部联合全宗,以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全宗,共计1.26万件档案;同时开放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全宗(100全宗)1977 - 1994年的档案9096件,内容包括共青团北京市委工作总结、工作思路等多方面文件材料。

编研与文化传播

  • 依托馆藏档案,相继出版了《证据--日本侵华暴行调查档案全编(京津冀卷)》《北平解放》《五四运动档案史料选编》《中国共产党北京(平)党组织活动纪实》丛书等编研成果,为开展党史、国史、军史等学术研究和“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素材。
  • 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先后推出了“档案见证北京”“播火--李大钊革命活动档案史料展”“中国档案珍品展”“我们的奥运”“首都城市建设十年映像”等八大主题展览,社会反响热烈,成为在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公众开展“四史”教育的重要基地;2023年国际档案日期间推出“最美中轴线”主题展以及“立心铸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北京篇章”展览,其中“最美中轴线”主题展是档案文化与古都文化的有益结合尝试,对挖掘档案价值等有着重要意义。
北京档案馆介绍 钢结构门式钢架施工 第2张北京档案馆介绍 钢结构门式钢架施工 第3张北京档案馆介绍 钢结构门式钢架施工 第4张北京档案馆介绍 钢结构门式钢架施工 第5张

北京档案馆馆藏特色介绍

北京档案馆参观指南

北京档案馆数字化服务体验

北京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