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钢结构设计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最新版本(混凝土框架图集)

钢结构设计2个月前 ( 07-12 )8305抢沙发
今天给各位分享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最新版本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水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最新版本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我们哦,现在开始吧!

今天给各位分享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最新版本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水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最新版本(混凝土框架图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我们哦,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主体结构构件的规范要求

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规定:现浇结构的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要求,现浇混凝土构件成型后表面的平整度偏差应为8mm,检查方法为2米靠尺配合塞尺检查。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大概步骤1:确定结构方案(柱,梁平面布置) 2:建模(pkpm或者广厦) 3:计算 4:出图

水泥混凝土路面拉杆传力杆设置规定

首先要更正的是,纵向设置的是拉杆,横向的缩缝和胀缝才设置传力杆。 1、左右半幅浇筑,中间设置的是纵向拉杆,拉杆的设置与你的面板厚度和板宽、板长有关。 以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为例:当板块为3m,面层厚度为200-250mm时,拉杆采用φ14螺纹钢筋×700mm长度×900mm间距,并且距最外侧横向接缝的距离不得小于10mm(意思就是一块板长为4米的板两头需要净不小100mm的间距)。 2、传力杆应采用光圆钢筋。 以横向胀缝为例:当面层厚度为220mm时,传力杆的直径为28mm(φ28),传力杆最小长度为400mm,传力杆最大间距为300mm。 3、传力杆的设置是根据横向缩缝和胀缝来设置的,意思就是有横向缩缝和胀缝的地方才设置传力杆,并不是板块之间就必须设置。一般情况下,每200m设置一道胀缝,或其他道路相交处,与桥梁相接处必须设置。 这样我给你几CAD图,给你看看。如果需要电子版的CAD图,你在问我。 再者,希望你仔细看看《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规范》JGT D40-2011

主体结构工程有哪些执行标准

最新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通过审查的设计图纸及设计变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或201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以及有关的附录。

混凝土支撑模板的搭设规范

模板支撑体系搭设规范,看完一定要记住哦 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手册》缩印本(第四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这些都是模板支撑架设计方案需要的规范

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梁、柱、板、墙保护层厚度分别有什么要求呢

答:1、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取决于构件的耐久性和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要求。(1)从钢筋粘结锚固角度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的要求是为了保证钢筋与其周围混凝土能共同工作,并使钢筋充分发挥计算所需的强度。(2)根据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是按照构件在50年内能保护钢筋不发生危及结构安全的锈蚀确定的。2、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3、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下表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4、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下表中的数值减少5m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表面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按下表中一类环境数值取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取用。5、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0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最新版本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最新版本(混凝土框架图集)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