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钢结构设计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标准最新版(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方案)

钢结构设计4个月前 ( 03-26 )8372抢沙发
今天给各位分享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标准最新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水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标准最新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我们哦,现在开始吧!

今天给各位分享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标准最新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水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标准最新版(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方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我们哦,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混凝土现浇构件截面尺寸的允许偏差为多少啊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规定,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如下: 自2015年9月1日开始实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标准

C25和C30混凝土的标准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主体混凝土浇筑规范和要求

一、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塑料薄膜:混凝土表面保水、养护。(2)棉毡:冬期施工时,混凝土上表面保温养护。(3)防水苫布:下雨应急用。(4)塌落度检测筒:混凝土进场验收。2、机械设备准备(1)混凝土输送泵:按照混凝土方量、泵车作业效率和浇筑持续时间确定。(2)混凝土运输车:根据运距确定每台混凝土输送泵所需配置的运输车数量。(3)其他设备:混凝土振捣棒、混凝土抹光机、混凝土输送泵管。3、劳动力准备工人按照总人数分两组倒班,每12小时轮流倒班,每班工作12小时后换班:(1)混凝土工:浇筑现场每泵12人,每台振捣棒2人轮流换班操作。不执棒时人员的工作是拆接移动泵管、清除管内漏出的混凝土、平仓摊铺、移动电箱等工作。(2)泥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二次平板振捣器振实、刮杠找平、抹光机反复抹压、找平、压光。(3)木工看模人员:负责模板看护,振捣口的封堵,漏浆的处理等。(4)钢筋看护人员:负责看护钢筋,保护层调整,钢筋成品保护等。(5)电工:负责施工用电保证、看护预埋管盒、电箱移动,照明灯具维护等。(6)水暖工:施工用水保证,看护预留水管孔洞。(7)后勤人员:做饭供饭、班车运送施工人员等。4、技术准备(1)编制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确定后浇带、施工缝位置。(2)做好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确定养护方案。(3)对作业人员进行动员及技术交底。5、作业条件(1)钢筋、模板隐蔽验收合格。(2)确认各项准备工作齐全,人员、机械、材料、应急措施到位。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1、施工工艺流程: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进场验收→混凝土浇筑、振捣→铁锹初平→刮尺二次初平→面层收面、压实→二次收面、拉毛→养护。浇筑振捣拉线找平初次磨光二次刮平二次磨光拉毛2、对首次使用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应包括下列内容:(1)混凝土的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所使用原材料的一致性;(2)出机混凝土工作性与配合比设计要求的一致性;(3)混凝土强度;(4)有特殊要求时,还应包括混凝土耐久性能。3、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料前,搅拌运输车应排净罐内积水;(2)在运输途中及等候卸料时,应保持搅拌运输车罐体正常转速,不得停转;(3)卸料前,搅拌运输车罐体宜快速旋转搅拌 20s 以上后再卸料。(4)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当坍落度损失较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在运输车罐内加入适量的与原配合比相同成分的减水剂。减水剂加入量应事先由试验确定,并应做出记录。加入减水剂后,混凝土罐车应快速旋转搅拌均匀,并应达到要求的工作性能后再泵送或浇筑。4、混凝土进场检验:(1)采用预拌混凝土时,供方应提供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混凝土质量合格证和混凝土运输单;当需要其他资料时,供需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2)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查应在交货地点进行;(3)坍落度大于 220mm 的混凝土,可根据需要测定其坍落扩展度,扩展度的允许偏差为± 30mm。5、输送泵输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先进行泵水检查,并应湿润输送泵的料斗、活塞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泵水检查后,应清除输送泵内积水;(2)输送混凝土前,应先输送水泥砂浆对输送泵和输送管进行润滑,然后开始输送混凝土;(3)输送混凝土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应在系统运转顺利后再按正常速度输送;(4)输送混凝土过程中,应设置输送泵集料斗网罩,并应保证集料斗有足够的混凝土余量。6、 泵送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根据结构形状及尺寸、混凝土供应、混凝土浇筑设备、场地内外条件等划分每台输送泵浇筑区域及浇筑顺序;(2)采用输送管浇筑混凝土时,宜由远而近浇筑;采用多根输送管同时浇筑时,其浇筑速度宜保持一致;(3)润滑输送管的水泥砂浆用于湿润结构施工缝时,水泥砂浆应与混凝土浆液同成份;接浆厚度不应大于 30mm,多余水泥砂浆应收集后运出;(4)混凝土泵送浇筑应保持连续;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应采取间歇泵送;(5)混凝土浇筑后,应按要求完成输送泵和输送管的清理。7、振动棒振捣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分层浇筑厚度分别进行振捣,振动棒的前端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应小于 50mm;(2)振动棒应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并快插慢拔均匀振捣;当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再冒气泡时,可结束该部位振捣;(3)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0.5 倍;振捣插点间距不应大于振动棒的作用半径的 1.4 倍。8、特殊部位的混凝土应采取下列加强振捣措施:(1)宽度大于 0.3m 的预留洞底部区域应在洞口两侧进行振捣,并应适当延长振捣时间;宽度大于 0.8m 的洞口底部,应采取特殊的技术措施;(2)后浇带及施工缝边角处应加密振捣点,并应适当延长振捣时间;(3)钢筋密集区域或型钢与钢筋结合区域应选择小型振动棒辅助振捣、加密振捣点,并应适当延长振捣时间。9、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7d;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养护时间应根据水泥性能确定;(2)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 14d;(3)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及以上的混凝土,不应少于 14d;(4)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14d;(5)地下室底层墙、柱和上部结构首层墙、柱宜适当增加养护时间。10、施工缝或后浇带处浇筑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结合面应采用粗糙面;结合面应清除浮浆、疏松石子、软弱混凝土层,并应清理干净;(2)结合面处应采用洒水方法进行充分湿润,并不得有积水;(3)施工缝处已浇筑混凝土的强度不应小于 1.2MPa;(4)柱、墙水平施工缝水泥砂浆接浆层厚度不应大于 30mm,接浆层水泥砂浆应与混凝土浆液同成份;(5)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后浇带强度等级宜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并宜采用减少收缩的技术措施进行浇筑。三、质量标准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一)混凝土拌合物1、主控项目7.3.1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其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制备与质量检验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规定。7.3.2 混凝土拌合物不应有离析。7.3.3混凝土中最大氯离子含量和最大碱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以及设计要求。7.3.4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原材料、强度、凝结时间、稠度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2、一般项目7.3.5 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应满足施工方案的要求。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 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1次;3 每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每2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 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7.3.6 混凝土有耐久性指标要求时,应在施工现场随机抽取试件检查耐久性能,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试件数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的规定。7.3.7 混凝土有抗冻指标要求时,应在施工现场检查混凝土含气量,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试件数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规定。(二)混凝土施工1、主控项目7.4.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试件取样和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 每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 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 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 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2、一般项目7.4.2 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和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方法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7.4.3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以及养护方法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四、安全技术措施1、 砼泵送设备安全技术措施1. 泵车操作工必须是经培训合格的有证人员,严禁无证操作。2. 泵管的质量应符合要求,对已经磨损严重及局部穿孔现象的泵管不准使用,以防爆管伤人。3. 泵管架设的支架要牢固,转弯处必须设置井字式固定架。泵管转弯宜缓,接头密封要严。4. 泵车料斗内的砼保持一定的高度,防止吸入空气造成堵管或管中气锤声和造成管尾甩伤人的现象。5. 泵车安全阀必须完好,泵送时先试送,注意观察泵的液压表和各部位工作正常后加大行程。在砼坍落度较小和开始起动时使用短行程。检修时必须卸压后进行。6. 当发生堵管现象时,立即将泵机反转把砼退回料斗,然后正转小行程泵送,如仍然堵管,则必须经拆管排堵处理后开车,不得强行加压泵送,以防发生炸管等事故。7. 砼浇筑结束前用压力水压泵时,泵管口前面严禁站人。2、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时,施工现场车辆出入口处应设置交通安全指挥人员,施工现场道路应顺畅,有条件时宜设置循环车道;危险区域应设警戒标志;夜间施工时,应有良好的照明。2、输送泵管在地连墙架内竖向侧设时,支架与地连墙的拉结点不少于6个,而且用胀栓拉结牢固。3、泵管拆接移动时,要与上边指挥人员联系,待接好后给出指令后再开始输送,防止出现崩浆伤眼。4、泵管主管宜直布置,转弯后的部分不宜过长,防止反冲力致使支架倒塌而伤人。5、各种振捣器在使用时有人理顺电线,值班电工在现场值班。表面振捣、抹光时由里往外顺序进行。6、施工前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对混凝土浇筑中的所有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安全教育。五、绿色施工依据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1、应合理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中宜添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工业废料和高效减水剂,外加剂使用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可合理利用其60d、90d的龄期强度。2、混凝土宜采用泵送、布料机布料浇筑;地下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溜槽或串筒浇筑。超长结构宜采用跳仓法施工。3、混凝土应采用低噪声振捣设备振捣,也可采取围挡降噪措施;在噪声敏感环境或钢筋密集时,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4、混凝土宜采用塑料薄膜加保温材料覆盖保湿、保温养护;当采用洒水或喷雾养护时,养护用水宜使用回收的基坑降水或雨水;混凝土竖向构件宜采用养护剂进行养护。5、混凝土结构宜采用清水混凝土,其表面应涂刷保护剂。6、浇筑剩余的少量混凝土,应制成小型预制件,不得随意倾倒或作为建筑垃圾处理。7、清洗泵送设备和管道的污水应经沉淀后回收利用,浆料分离后可作室外道路、地面等垫层的回填材料。

公路桥梁混凝土试块制作标准规范

一般情况下在灌注混凝土之前需要取样做试块,(水泥砂浆也有)做的时候要把试块模具里面清理干净,一边震动一边放灰,  混凝土试块送样时间怎么定?  一、标准养护的试块按2 8 d或设计要求的龄期  二、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按实际需要送实验室,如拆模时间、吊装时间等。  三、抗冻试块应根据测温数据,在混凝土的温度降至临界强度时送实验室,其临界强度规定为:普通混凝土为0 度, 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为防冻规定的温度。  混凝土试块制作规范  检验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每组为三块。  抗渗试块标准试模采用顶面直径 1 7 5 mm,底面直径1 8 5  m m,高度为1 5 0  m m的圆台体,一组六块。  作为评定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质量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 ,但一组试件必须取自同一盘或同一车,试块的制作方法如下:  一、在混凝土拌制前,先将试模擦拭干净,去除模内杂物,并在模内涂一层脱模剂。  二、机械振动法捣实混凝土试块。将混凝土拌和物一次装满试模, 用振捣棒初步捣实使混凝土拌和物高出试模,放在振动台上,一手扶住试模,一手用铁抹子在混凝上表面施压,并不断来回控抹。按混凝土坍落度确定振动时间, 必须保证棍凝 上 能捣密实。 待振捣时间即将结束时, 用铁抹子刮去表面多余的棍凝土,并将表面抹平。同一组的试块,每块振动时间应相同。  三、人工捣实试块。 棍凝土拌和物分两层装人,每层约为1 / 2 ,每层插捣次数一般为2 5 次。 插捣时应在混凝土全面积上由边缘逐渐向中心均匀地进行。 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面,捣上层时捣棒应插入该层底面以下2 - 3 c m处, 面层插捣完毕  后, 用抹子沿四边模壁插捣数下,以消除混凝 L与试模接触面的气泡,可避免蜂窝、麻面现象,再用抹子刮去表面多余的混凝上, 将表面抹光, 使混凝土略高于试模。 静置半小时后, 对试块进行第二次抹压, 将试块仔细抹光抹平, 使试块的尺寸误差控  制在 I  mm以内。  四、拆模。试块成型后,用湿布覆盖表面,在室温为1 62 0下少放置一昼夜,但不超过二且夜,进行拆模,试块拆模后,应立即进行编号,并在试块上写清清楚混凝上强度等级、 代表工程部位及制作日期。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标准最新版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标准最新版(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方案)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