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长治钢结构设计公司

混凝土框架设计课程设计思路(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

长治钢结构设计公司 2周前 ( 11-16 00:42 ) 487 抢沙发
今天给各位分享混凝土框架设计课程设计思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混凝土结构的课程设计怎么做,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探析?,3、,混凝土结构 课程设计,4、,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步骤,5、,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6、,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有哪些,你看看这个对你有没有帮助?

今天给各位分享混凝土框架设计课程设计思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混凝土结构的课程设计怎么做

你看看这个对你有没有帮助?

本课程设计必须在认真学习教材有关章节的基础上,仔细阅读单层工业厂房课程设计任务书,根据所提供的设计条件,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技术经济条件及有关设计参考资料,确定设计步骤,进行设计。

一、 起重机械的选择:

起重机械的选择,包括起重机的类型,型号及数量等内容。

1 、起重机类型的选择

考虑技术上的合理性与先进性,经济性及现实的可能性;根据厂房的跨度,构件重量,吊装高度及现场的条件确定。

2 、起重机型号及起重臂长度的选择

当起重机类型确定之后,还需要进一步选择起重机的型号及起重机的臂长,使所选起重机的三个工作参数:起重量、起重高度、起重半径(工作幅度)满足结构吊装的要求。

a 、起重量 Q :

所选起重机的起重量必须大于所吊装构件的重量与索具重量之和。

即: Q ≥ Q 1 +Q 2

其中: Q 2 为索具重量:吊索取 0.1 T ;

横吊聚、鸟咀架,各取 0.5 T ;

b 、起重高度 H

所选起重机的起升高度必须满足所吊构件的吊装高度要求

即, H ≥ h 1 +h 2 +h 3 +h 4 ( 各符号意义参照教材 )

确定构件的吊装工艺:分别作图并说明柱、吊车梁、屋架(天窗架)、屋面板、绑扎、加固等详细内容;

柱:各列柱均要求以一点绑扎(斜吊绑扎法或直吊绑扎法)采甩旋转法吊装的方法、抗风柱可采用一点绑扎滑行法吊装;

屋架: 12m 跨二点绑扎; 18m 跨采用四点绑扎; 24M 跨采用横吊梁四点绑扎(横吊梁为φ 219 × 6 长度 9m 的钢管横吊梁)

c 、起重半径(工作幅度) R

当起重机可以不受限制地开到构件吊装位置附近去吊装构件时,对起重半径没有什么要求,计算了起重量 Q 及起重高度 H 后,即可查阅起重机工作性能表或曲线来选择起重机型号及起重臂长度,并可查得在一定起重量 Q 及超重高度 H 下的工作半径 R ,作为确定起重机开行路线及停机位置时的参考。

当起重机不能直接开到构件吊装位置附近去吊装构件时,对起重半径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时便要根据起重量 Q ,起重高度 H 及起重半径 R 三个参数查阅起重机工作性能表或曲线来选择起重机的类型及起重臂长度。

同一种型号的起重机可能具有几种不同长度的起重臂,应选择一种既能满足三个吊装工作参数的要求而又最短的起重臂,但有时由于各种构件吊装工作参数相差过大,也可选择几种不同长度的起重臂。

当起重机的起重臂需跨过已吊装好的构件上空去吊装构件时(如本设计需跨过屋架吊装屋面板),还要考虑起重臂是否会与吊装好的构件相碰,此时起重机起重臂的最小长度可用数解法或图解法求出。本设计要求按比例(不小于 1:200 )以图解确定起重机吊装最大跨度,最高处(跨中)屋面板时起重机的最小起重臂长度。

当起重臂长不能满足起吊跨中屋面板要求时,可考虑在起重臂端加设鸟咀架来满足吊装屋面板的起吊高度的要求。

起重机的起重臂倾角:α min ≥ 30 °;α max ≥ 77 °。

要求用数解法复核最小起重臂长度。

对少数有能力的学生,当选定吊装中屋面板的起重臂后,可以图解法复核在该臂长及倾角条件下可否满足吊装最边缘一块屋面板的要求。

注:选择起重机型号时,起重量 Q 可能小于构件的重量和吊索家具之和。当超载量 10% ,其它条件均满足吊装构件的要求时,可不作起重机整机稳定性验算,但为了确保吊装构件时的安全,必须提出可靠的保证性措施。

二、确定厂房结构的吊装方法:

三、现场预制构件的平面布置与起重机开行路线:

构件采用分件吊装法,柱与屋架在现场预制,其余构件由预制厂制作,运到现场排放后吊装。

1 、起重机开行路线

根据所选取的吊装各列柱的起重半径,均小于所在跨度的一半,所以,吊装柱时需跨边开行,吊装梁系时,亦在跨边开行。吊装屋面结构时则在跨中开行。

2 、构件的平面布置:按设计要求分别考虑预制阶段及吊装阶段的布置。

a 、预制阶段平面布置:

柱:柱的现场预制位置,即为吊装阶段就位排放位置,所以应按吊装工艺要求进行平面布置,各列柱均按旋转法吊装,斜向跨内式跨外排放;抗风性用滑行法吊装,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排放。

屋架:在跨内平卧叠层预制,每叠三 ~ 四榀,尽可能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满足预应力屋架抽管,穿筋及张拉所需场地要求,为了便于屋架的扶直排放,常考虑采用斜向布置。

b 、构件吊装前的排放平面布置:

由于柱在预制阶段即已按吊装阶段的排放要求进行布置,当预制柱的混凝土强度达到吊装要求后,即可先行吊装,以便空出场地布置其它构件,故吊装阶段的排放布置是指柱已吊装完毕,其它构件如屋架的扶直排放,吊车梁和屋面板的运输排放等。

屋架:屋架扶直后应立即进行排放:本设计要求 24 m 跨和 18 m 跨的屋架采用靠柱边斜向排放。第一榀屋架考虑抗风柱可能已经吊装,故应后退至②轴践屋架排放位置附近排放。 12m 跨的屋架可考虑属采用 3 、 4 榀为一组靠柱边顺轴线纵向排放。

吊车梁、连系车梁可在其吊装位置的柱列附近排放,可跨内或跨外。亦可考虑随运随吊。

屋面板,可布置在跨内或跨外。

根据以上方案,分别绘制起重机吊装柱,梁系及屋盖系统的开行路践,并表示出停机点。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探析?

在我国现在的多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最普遍,其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依据GB5002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GB500112200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等级的选取,振型组合数的合理选取,轴压比限值等问题的计算容易被设计人员,进行初步探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一、概述

在我国现在的多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因为其具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延性和较强的整体性,目前广泛用于地震设防地区。

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过程中,笔者通过切身体会,总结归纳了一些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较常见的有在结构施工图中将场地类别写成了场地土类别,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与建筑施工图不一致,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不明确,柱纵筋在基础内锚固长度不足,周期该折减而未折减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框架结构的耗能机理

框架结构主要是以压弯构件——竖向框架柱和以弯剪构件——水平框架梁组成的。实际工程计算的例子表明,框架结构的延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框架梁和框架柱构件本身的延性和屈服弯矩。

在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每经过一个循环,加载时先是结构吸收或储存能量,卸载时释放能量,但两者不相等。两者之差为结构或构件在一个循环中的“耗失能量”(耗能),也即一个滞回环内所含的面积。结构吸收的地震能量可以由力——位移曲线所包围的面积来表示。

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的两个注意问题

(一)抗震等级的选取

对于乙类建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1.322规定: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但是抗震措施(主要体现为抗震等级)在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实际设计中经常发生抗震等级选错的情况,如:位于8度区的某乙类建筑,应按9度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确定,为一级抗震等级。

(二)振型组合数的合理选取

应按以下规则选取:对于较高层建筑,当不考虑扭转耦联时,振型数应不小于3;当振型数多于3时,宜取为3的倍数(由于程序按3个振型一页输出),但不能多于层数。当房屋层数不大于2时,振型数可取层数。对于不规则建筑,当考虑扭转耦联时,振型数应不小于9,但不能超过结构层的3倍,只有定义弹性楼板且按总刚分析法分析时,才可以取更多的振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振型数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90%所需的振型数。

目前satwe等程序已有这种功能,这是一个重要指标。如:对于某一建筑,选取的振型数为15,但振型参与质量系数只有50%,说明振型数取得不够,可能由于此建筑过于复杂或由于某些杆件不连续导致局部震动引起的,应仔细复核。

四、独立基础拉梁的问题

当基础埋置较深,为了减小底层柱计算高度及底层侧向位移,可在±0.000附近设置基础拉梁,但不宜按构造设置,宜按照框架要求设计,应注意此时需将板厚取为0,定义弹性结点,按总刚分析法分析计算,且基础应设成短柱基础。

五、构造方面的若干问题

(一)框架梁的通常面积配筋率ρsv不满足规范要求

GB5001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9明确规定了最小面积配筋率,容易被忽视。如:二级框架,500mm×800mm,C40,非加密区箍筋8@200,四肢箍要求ρsv≥0.28ft/fyv=(0.28×1.71)/210=0.00228,实际ρsv=(50.3×4)/(200×500)=0.002000.00228,不满足设计规范。

(二)当框架梁端纵向受拉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直径没有增大2mm

设计中经常碰到梁端纵向受拉筋配筋率大于2%的情况,往往不注意GB5001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623的规定,导致箍筋直径偏小。如:某二级框架梁截面尺寸为250mm×400mm,梁端负筋为4Φ25,混凝土为C30,箍筋为2%,故箍筋直径应至少为10mm,原配箍筋直径偏小。

(三)框架梁加密区箍筋肢距不满足规范要求

如:宽300mm框架梁,箍筋为10@100,两肢箍,此时箍筋肢距为260mm。当抗震等级为1级~3级时,不满足GB5001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8的规定,应在加密区范围内加一根拉筋,成三肢箍,可满足要求。

(四)框架柱纵筋间距和净距不满足规范要求

按GB5001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3.123和11.4.13的规定,框架柱纵筋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且当柱截面尺寸大于400mm时纵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边柱有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特别是当边跨较长,柱的计算长度较长,沿边跨方向框架的抗侧刚度较弱时。这时框架柱边跨方向计算配筋较大,另一方向配筋较小,如某框架柱高7.0m,截面尺寸为500mm×700mm,短边配8Φ25,长边配4Φ25,两方向均不满足规范要求。

(五)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够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4的规定,当作为上部嵌固部位时,应避免开大洞口,采用现浇结构,且板厚不宜小于180mm,实际设计中在此种情况下经常会忽视此条规定,导致板厚偏小。

(六)短柱位置未明确

楼梯平台梁或者雨篷梁支撑在框架柱上,容易形成短柱,应按要求全长加密箍筋。框架外围填充墙开窗,由于窗台处砌体对框架柱作用,容易形成短柱,也应全长加密。若不加密,可将砌体墙与框架柱设成柔性连接(如:墙柱之间留有缝隙,填充一些松散材料,但应有钢筋与柱拉结),或从边框梁处出挑挑耳,上砌砌体填充墙,消除对框架柱的作用。

六、关于框架结构电梯井的问题

由于在地震作用下高层框架结构的位移较难控制,而多层框架结构的位移控制要比其容易许多,故对于多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电梯井,完全可以采用框架加填充墙形式,只是这时应加密填充墙构造柱,且应注意加强电梯井周围的框架梁柱的配筋,因其刚度影响在计算中无法反映出来。若要将电梯井做成钢筋混凝土形式,由于井筒会吸收较大地震力,相应减少框架部分吸收的地震力,则框架部分偏于不安全,且井筒基础设计也较为困难,故应对整个结构按有无钢筋混凝土井筒分别计算,取最不利结果配筋,且对井筒墙壁采取做薄墙厚、构造配筋、开竖缝、开计算洞等办法来弱化电梯井刚度。这样的墙体布置,在地震作用下不至于由于电梯井筒的破坏,而导致结构整体丧失稳定性。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混凝土框架设计课程设计思路(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 结构电力行业施工

混凝土结构 课程设计

参考一下下面这个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l、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 2、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途径及计算简图; 3、熟悉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 4、了解内力包络图及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5、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 二、设计资料 l、结构形式 某仓库为内框架承重体系的多层砖混结构,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1-1所示。外墙为370mm厚砖砌体,内框架为400X400mm钢筋混凝土柱。图示范围内不考虑楼梯间。 2、楼面构造 30mm厚水磨石地面(12mm厚面层,18mm厚水泥砂浆打底),板底有15mm厚石灰砂浆抹灰。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3、荷载 永久荷载:包括梁、楼板及构造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m3,水泥砂浆容重20 kN/m3,石灰砂浆容重17 kN/m3,水磨石地面容重0.65 kN/m2,分项系数γG=1.2。 可变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7 kN/m2,分项系数γQ=1.3。 4、材料 混凝土:C20 钢 筋:板 HPB235级 梁 主筋HRB335级,箍筋HPB235级 三、设计内容 l、结构布置 确定柱网尺寸,布置主次梁,选择构件截面尺寸,绘制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2、梁板的设计 1) 板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板的内力,进行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绘制板的配筋图。 2) 次梁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次梁的内力。计算次梁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绘制次梁的配筋图。 3)主梁设计 按弹性方法计算主梁的内力,绘制主梁的弯矩、剪力包络图,根据包络图计算主梁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并绘制主梁的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 3、绘制结构施工图 绘制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板配筋布置图及主梁、次梁配筋详图,主梁的抵抗弯矩图,并作钢筋明细表,最后完成楼盖施工图两张。 四、基本要求: 1、完成结构计算书一份。要求内容完整,书写整齐,计算成果尽量表格化,并装订成册。 2、楼盖施工图采用2号图纸。要求内容完整,比例适当,表达规范,图面整洁。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步骤

第1章 梁板结构设计

1.1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1.1.1概述

1.1.2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计算方法

1.1.3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配筋计算及构造要求

1.2双向板肋梁楼盖

1.2.1双向板的内力计算

1.2.2双向板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

1.3无梁楼盖

1.3.1无梁楼盖的受力特点

1.3.2无梁楼盖的内力计算

1.3.3无梁楼盖的截面与构造

1.4装配式楼盖

1.4.1装配式楼盖设计概述

1.4.2空心预制板的计算及构造

1.4.3铺板式楼盖的连接构造处理

1.5楼梯设计

1.5.1楼梯的几种结构形式

1.5.2板式楼梯的设计方法及构造

1.5.3梁式楼梯的计算与构造

1.5.4其他楼梯形式结构设计简述

1.6悬挑构件设计

1.6.1雨篷设计

1.6.2屋面悬挑板设计及构造处理

1.6.3悬挑梁的设计及构造

1.7思考题

1.8大作业

第2章 单层厂房排架结构

2.1概述

2.1.1排架结构

2.1.2刚架结构

2.2排架结构的组成与布置

2.2.1排架结构的组成

2.2.2排架结构的布置

2.3排架结构的构件选型

2.3.1屋盖构件

2.3.2吊车梁及柱

2.3.3圈梁、连系梁及基础粱

2.3.4基础

2.4排架结构的内力分析与内力组合

2.4.1计算简图

2.4.2荷载计算

2.4.3内力分析

2.4.4内力组合

2.5排架柱的设计

2.5.1柱的计算长度

2.5.2柱的吊装验算

2.5.3牛腿设计

2.5.4预埋件设计

2.6柱下单独基础设计

2.6.1轴心受压基础

2.6.2偏心受压基础

2.6.3基础的构造要求

2.7厂房的支撑系统及构造简述

2.7.1屋盖支撑

2.7.2柱间支撑

2.8钢筋混凝土屋架设计与构造

2.8.1钢筋混凝土屋架设计要点

2.8.2节点构造

2.8.3屋架翻身扶直与吊装的验算

2.9排架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分析

2.9.1纵向柱距不等的排架内力分析

2.9.2吊车梁反力差引起的纵向力矩My

2.10轻型钢结构屋盖单层厂房设计

2.10.1轻型钢结构屋架的形式

2.10.2轻型钢结构屋架的设计计算特点

2.11思考题

2.12习题

第3章 排架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

3.1计算机辅助设计——PK软件简介

3.1.1软件应用范围

3.1.2计算参数的确定

3.1.3荷载组合及内力计算原则

3.1.4数据文件输入规则

3.1.5排架柱配筋计算技术条件

3.1.6框排架绘图功能及主要技术条件

3.2 PK操作与数据文件

3.2.1框架数据文件

3.2.2排架、框排架数据文件

3.2.3排架结构计算输出结果说明

3.2.4绘图数据输入文件

3.2.5操作步骤

3.3单层厂房设计算例

3.3.基本资料

3.3.2结构计算书

3.4单层钢筋混凝土工业厂房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第4章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

4.1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4.1.1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定义

4.1.2多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4.2结构体系的分类及其结构布置原则

4.2.1结构体系的分类

4.2.2多高层建筑结构的结构布置原则

4.3框架结构设计

4.3.1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4.3.2荷载计算

4.3.3框架结构的内力分析

4.3.4框架结构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的近似计算

4.3.5框架结构最不利内力组合

4.3.6框架结构的构造设计

4.4剪力墙结构设计

4.4.1剪力墙结构、截面尺寸选择

4.4.2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原则

4.4.3剪力墙的分类与受力特点

4.4.4剪力墙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4.4.5剪力墙的分类界限判别

4.4.6剪力墙截面承载力计算及构造设计

4.4.7连梁的截面设计及构造

4.5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设计

4.5.1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变形及受力特点

4.5.2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布置一般原则

4.5.3框剪结构的内力分析

4.5.4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截面与构造设计

4.6简体结构与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概论

4.6.1简体结构设计原则

4.6.2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

4.7思考题与作业

第5章 多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5.1多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5.1.1常用计算机结构辅助设计程序的选择

5.1.2关于结构底部的嵌固部位的确定

5.1.3计算简图的处理

5.1.4总信息中几个重要参数的确定

5.1.5内力计算结果的分析、判断

5.1.6根据计算结果对结构进行调整

5.2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算例

5.2.1工程概况及计算简图

5.2.2设计条件

5.2.3荷载标准值

5.2.4框架荷载及内力计算

5.2.5第②轴框架梁的内力组合及配筋计算

5.2.6框架柱的最不利组合内力及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步骤

5.3剪力墙结构算例

5.4思考题与作业

第6章 组合结构设计

6.1概述

6.1.1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枥

6.1.2组合梁

6.1.3型钢混凝土结构

6.1.4钢管混凝土结构

6.1.5外包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6.1.6其他新型组合结构形式

6.2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板

6.2.1压型钢板的形式

6.2.2组合板的计算

6.2.3组合板的构造要求

6.3钢一混凝土组合梁设计

6.3.1概述

6.3.2组合梁设计

6.3.3组合梁的构造要求

6.4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

6.4.1概述

6.4.2受压短柱的工作性能

6.4.3单肢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

6.4.4轴心受压短柱的极限分析

6.4.5单肢柱的受压承载力

6.5思考题与作业

附录

附表1 单阶柱柱顶反力与位移系数表

附表2 等截面等跨连续梁在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系数表

附表3 双向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和弯矩系数表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1、初定结构方案,一般是结构总工与建筑设计人员商定

2、做初步设计,结构设计人员根据建筑初步设计图纸,布置梁,板,柱等主要构件结构尺寸,并在PKPM中试算,基本能达到规范要求的各项指标后,出初步设计图纸。

3、做施工图设计,根据建筑提供的建筑图,在PKPM中建模型,布置梁板柱,计算通过后开始画施工图。

4、个别地方需要手算,比如说悬挑檐口,悬挑雨篷,女儿墙,挡土墙或者个别的。

5、一般来说,梁高的经验取值为跨度的1/12,单项板板厚为跨度的1/30。

扩展资料

结构选型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应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有:混合结构、框架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一般剪力墙结构、筒体剪力墙结构、筒中筒剪力墙结构)等。

混合结构主要是墙体承重,由于取材方便,造价低,施工方便,我国广泛地应用于多层民用建筑中,但砌体结构承载力低、自重大、抗震性能较差,一般用于7层及7层以下的建筑。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框架结构的特点是由梁、柱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墙体起维护作用,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好于混合结构,且平面布置灵活。

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但随着层数和高度的增加,构件截面面积和钢筋用量增多,侧向刚度越来越难以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不宜用于过高的建筑。

现浇框架结构适用最大高度见表1—1。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中设置一些剪力墙,既能满足平面布置灵活,又能满足结构抗侧力要求,一般常用于10~25层的建筑中。

剪力墙结构是依靠剪力墙承受竖向及水平荷载,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常用于20~50层的高层建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一. 确定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

1. 结构选型 是否选用框架结构应先进行比较。根据何广乾的模糊评判法,砼结构8~18层首选框剪结构,住宅、旅馆则首选剪力墙。对于不需要电梯的多层采用框架较多。 2. 平面布置 注意L,l,l’,B的关系。

3. 竖向布置 注意高宽比、最大高度(分A、B两大类,B类计算和构造有更严格的要求),力求规则,侧向刚度沿竖向均匀变化。

4. 三缝的设置 按规范要求设置,尽量做到免缝或三缝合一。

5. 基础选型 对于高层不宜选用独立基础。但根据国勤兄的经验,对于小高层当地基承载力标准值300kpa以上时可以考虑用独基。 6. 楼屋盖选型

高层最好选用现浇楼盖

1) 梁板式 最多的一种形式。有时门厅,会议厅可布置成井式楼盖,其平面长宽比不宜大于1.5,井式梁间距为2.5~3.3m,且周边梁的刚度强度应加强。采用扁梁高度宜为1/15~1/18跨度,宽度不超过柱宽50,最好不超过柱宽。

2) 密肋梁 方形柱网或接近方形,跨度大且梁高受限时常采用。肋梁间距1~1.5m,肋高为跨度的1/30~1/20,肋宽150~200mm。

3) 无梁楼盖 地震区不宜单独使用,如使用应注意可靠的抗震措施,如增加剪力墙或支撑。 4) 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楼板 一般跨度大于6m,板厚减薄降低层高,在高层中应用有一定技术经济优势。在地震区应注意防止钢筋端头锚固失效。 5) 其他

二. 初步确定梁柱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

1. 柱截面初定 分抗震和非抗震两种情况。对于非抗震,按照轴心受压初定截面。对于抗震,Ac=N/(a*fc) N=B*F*Ge*n B=1.3(边柱),1.2(等跨中柱),1.25(不等跨中柱) Ge=12~15kN/m2 a为轴压比 fc为砼抗压强度设计值 F为每层从属面积 n为层数。框架柱上下截面高度不同时,每次缩小100~150为宜。为方便尺寸标注修改,边柱一般以墙中心线为轴线收缩,中柱两边收缩。柱截面与标号的变化宜错开。

2. 梁截面初定 梁高为跨度的1/8~1/14,梁宽通常为1/2~1/3梁高。其余见前述。对于宽扁梁首先应注意满足挠度要求,否则存在梁板协调变形的复杂内力分析问题。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框架梁宽不宜小于1/2柱宽,且不小于250mm。框架梁的截面中心线宜与柱中心线重合,当必须偏置时,同一平面内的梁柱中心线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的1/4。

3. 砼强度等级 一级现浇不低于C30,其余不低于C20。

三. 重力荷载计算

1. 屋面及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分别计算各层 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3. 梁柱墙门窗重力计算

4. 重力荷载代表值=自重标准值+可变荷载组合值+上下各半层墙柱等重量

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雪、屋面积灰为0.5,屋面活荷载不计,按实际考虑的各楼面活荷载为1。将各层代表值集中于各层楼面处。

四.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计算梁柱线刚度,计算各层D值,判断是否规则框架。分别计算框架纵横两个方向。

五. 计算自振周期

T1=(0.6或0.7)X1.7Xsqrt(Ut)

Ut___假想把集中在各层楼面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作为水平荷载而算得的结构顶点位移。0.6或0.7为考虑填充墙的折减系数。对于带屋面局部突出的房屋,Ut应取主体结构顶点位移,而不是突出层位移。此时将突出层重力荷载折算到主体结构的顶层。 Ge=Gn+1(1+1.5h1/H)+G n+2(1+1.5(h1+h2)/H) 分别计算纵横框架。

六. 风荷载作用下弹性位移验算

对于框架结构应将所得的分布风荷载按静力等效的原则化为楼面处的集中荷载,以便于内力计算。由水平集中风荷载计算内力及位移(D值法),检查是否满足层间位移及顶点位移要求。如不满足,应返回修改梁柱截面尺寸强度等级。应分别计算纵横向框架内力位移。

七. 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位移验算

40m以下采用底部剪力法等计算水平地震作用,T11.4Tg时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计算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水平地震作用下位移验算。检查是否满足弹性位移限制,如不满足应返回修改梁柱截面尺寸强度等级。D值法分别计算纵横向框架内力位移。

八.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活荷载不利布置。当活荷载与恒载之比不大于1时可按满布考虑,跨中弯矩乘1.1~1.2系数予以调整。常用弯矩分配法计算纵横向框架内力。对计算出的内力进行弯矩调幅。

九. 内力组合 60m及9度以下几种组合方式

1. 1.2恒+1.4活

2. 1.2恒+0.9*1.4(活+风) 3. 1.35恒+1.0活

4. 1.2恒+1.3地震水平力

通常 1.2恒+1.4风 不起控制作用

十. 竖向荷载作用下楼屋盖设计

十一. 梁柱截面配筋 节点构造 框架柱首先验算轴压比,剪跨比,如不满足要求应调整截

面和等级。柱端弯矩设计值的调整(梁柱节点,柱脚弯矩节点调整),以符合强柱弱梁;柱端剪力值调整以符合强剪弱弯;角柱地震作用效应调整以抗扭转引起角柱内力增大。梁抗弯截面设计取抗震和非抗震弯矩大值进行配筋。注意跨中弯矩不小于1/2(按简直梁计算的跨中弯矩)。梁的斜截面设计注意验算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十二. 基础设计

十三. 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

7度区竖向不规则,3,4类场地考虑。7~9度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时的框架结构应进行薄弱层的抗震变形验算。其余见规程。12层以下有简化计算方法。如不满足变位角限值,应重新调整梁柱截面配筋。所谓竖向不规则即为下层刚度小于上层相邻的70%,承载力小于上层80%

从拿到建筑图到出图的步骤是怎样呢?发表于 2007-11-10 20:09:50 类别:土木工程从拿到建筑图到出图的步骤是怎样呢?

1 有了最初的条件图(往往还是很粗的,可能还只有标准层平面),首先好好看看建筑图,平面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和建筑协调,凭经验大致确定柱墙的布置(我们这里这个步骤主要还是总工做的,我们看试算结果再调整)。 2 根据建筑dwg图布置轴网,轴线尽量考虑好梁偏位(比如楼梯口用200梁,我轴线就退100;以后pkpm里输梁到出模板图就可以减少工作量)。轴网画好转到pkpm,柱梁我是习惯在pkpm里输。

3 接着开始试算,试算的目的就是大致确定柱墙布置,一些总的指标通过。所以不用非常细,比如输个标准层和屋面层就行了,柱梁偏位不用管。荷载也不必太精确,墙体材料要让建筑确定,查得容重,高度取(层高-400),至于外墙门窗按开洞大小估算下按0.7或0.8折算就行了,100内墙门窗洞就不折减了,一来稍微增加点安全系数,二来框架柱梁配筋主要还是受地震影响(高层风荷载影响也大)。然后根据试算出来的位移、周期、轴压比、配筋进行调整。 4 试算通过后,然后就要比较细的调整电算了。像柱梁的偏位,确定柱墙收几次截面相应增加标准层,小屋面建模,还有阳台梁高、外圈梁高等和建筑商量好。然后计算,看看总的指标是不是还是满足(一般变化不会太大),然后主要就要看配筋图调整柱、梁的截面。柱收完截面后要看看轴压比合不合适,配筋较大的再调整截面;梁要看看配筋率是否合适,过大的在满足建筑要求前提下加大截面减少配筋。调好电算就可以把柱墙反提给建筑。

5 电算调好接着就要开始画施工图了。调好模板后,我一般按板-柱-梁-楼梯、大样的顺序画。我觉得就算建筑再有调整,影响最小的就是板图了,有地下室的话底层柱墙也要优先画好。

板图:基本就是用pm设置好参数生成后修改修改,大小板相邻时大板的负筋一般把小板拉通,卫生间之类小板可以双向拉通,其他可以在说明里注明一些未注明的板厚、板筋、负筋长度之类的使图面干净些。

柱墙图:柱挺简单的,根据角筋、配筋、箍筋配就行了,注意有些柱要全长加密,像八度区的框架柱角柱、贴着窗边或柱截面高形成的短柱。墙么除了配筋值还要算算体积配箍率,不过做过几次不同标号、墙厚的以后就可以直接复制来用了。

梁图:编号的话看习惯了,主要是要让看图的容易看懂,方便查找。框架梁我们按轴号编,比如A轴有2段分别4跨,就编KLA1(4),KLA2(4);12轴有2段分别4跨,就编KL12-1(4),KL12-2(4)。次梁不多可以编张梁表,多的话按一个顺序编下来,比如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支座筋虽然两边会不同,但一般都是拉通配一样的,一来施工方便,不会造成梁柱节点钢筋过密;二来你锚入柱内也还需要下弯长度,比拉通过去也省不了多少。pkpm生成的梁图问题很多的,我一般是拿来当个模板,根据配筋图重新配的。

关于混凝土框架设计课程设计思路和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推荐阅读:

网架设计软件哪个好(网架结构软件)

加固设计公司(加固设计公司电话号码)

关于过街天桥图集的信息

楼板加固有几种方法(楼板加固有几种方法)

结构加固(结构加固方法)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