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珠海加固改造设计公司

超高层建筑桁架设计案例(上海中心大厦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原理)

上海中心大厦作为超高层建筑的杰出代表,其结构体系和抗震设计原理值得深入探讨。该建筑采用桁架结构,通过优化支撑与连接方式,实现了高效承载力和稳定性。在抗震设计方面,上海中心大厦充分考虑了地震动力特性,运用隔震、减震技术,以及设置柔性连接等手段,有效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这些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应用,不仅保障了建筑的安全,也为类似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超高层建筑桁架设计案例

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是全球第二高的建筑,仅次于迪拜哈利法塔。其建筑设计采用了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的结构体系。大厦的平面为倒角的三角形,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不断旋转上升并均匀缩小,每层大约扭转1度,总共扭转120度。这种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风荷载,通过风洞试验发现,这种体型降低了约24%的风荷载。

结构特点

  • 平面扭转上升:上海中心的平面设计为倒角的三角形,随着高度增加而旋转上升,这种设计有助于降低风荷载。
  • 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由环带桁架和巨柱形成外围巨型框架,8根巨型柱和8道两层高的环带桁架组成巨型框架。6道伸臂桁架位于设备层处,将外侧悬挑的幕墙荷载传递给巨型框架。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的建筑平面约为正方形,角部向内切角,底部平面尺寸约为65x65m,平面尺寸沿高度逐渐收进。结构体系采用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巨型框架由8根巨柱、7道环带桁架以及巨型斜撑组成,并设有4道两层高的伸臂桁架,将巨型框架与核心筒协调共同作用。

超高层建筑桁架设计案例(上海中心大厦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原理) 结构框架设计

结构特点

  • 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8根巨柱、7道环带桁架以及巨型斜撑组成巨型框架,4道两层高的伸臂桁架将巨型框架与核心筒协调共同作用。
  • 异形截面的SRC柱:巨柱采用异形截面的SRC柱,柱内采用王字型型钢,最大截面尺寸为6525x3200mm,到顶部收为3120x1400mm。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广州东塔)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广州东塔)建筑高度530m,结构高度495.5m,地上111层,地下4层。结构体系采用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设有4道两层高的伸臂桁架,分别位于F23~24、F40~41、F68~69、F93~95层,并设置了6道环带桁架。

结构特点

  • 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8根巨柱从地下室一直延伸至办公区顶部(68层),之后减掉1根,余下7根继续延伸至公寓区顶。6道刚度较大的双层空间环桁架充当巨型梁,能有效地提高外框的抗侧刚度。
  • 环带桁架:环带桁架均为双榀桁架,能协调外框架各竖向构件的变形差,使之受力均匀,并将次结构上的竖向荷载传递到巨型柱上,有效减小巨柱在大风或罕遇地震作用下受到的拉力。

总结

以上三个案例展示了超高层建筑中桁架设计的不同特点和创新之处。上海中心大厦通过平面扭转上升设计有效降低风荷载,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采用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体系,而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则通过环带桁架和伸臂桁架的组合提高了建筑的抗侧刚度。这些设计不仅满足了建筑的功能需求,还在结构安全性和美观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超高层建筑风荷载优化技术

巨型框架结构的应用案例

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原理

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比较

网友昵称:贵阳加固改造设计公司
贵阳加固改造设计公司于2025-02-27回复
超高层建筑桁架设计案例展现了创新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其结构稳定性和美学表现力令人印象深刻,为现代建筑设计树立了新的标杆。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