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支架的防腐措施是确保其长期稳定使用的关键。应选用耐腐蚀性材料,如不锈钢、镀锌钢等,以减少腐蚀的发生。定期进行表面处理,如喷砂、磷化等,以形成保护层。采用阴极保护技术,通过牺牲阳极来抑制腐蚀。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构件间的连接紧密,避免水分和氧气的侵入。对已建成的钢结构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腐蚀问题,确保其安全运行。这些综合措施将有效延长钢结构的使用寿命。
钢结构支架防腐措施
- 表面处理方面
- 除锈
- 喷射或抛射除锈:等级可分为Sa1级,要求钢材表面无可见油脂和污垢,无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Sa2级,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基本清除,残留物牢固;Sa2.5级,钢材表面无可见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残留痕迹仅是点状或条纹状轻微色斑。
- 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St2级要求钢材表面无可见油脂和污垢,无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St3级,不仅要无上述附着物,而且除锈更彻底,底材显露部分表面有金属光泽。
- 化学除锈:等级为St3级,钢材表面无可见油脂和污垢,酸洗未尽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个别残留点可用手工或机械方法除去,最终表面显露金属原貌且无再度锈蚀。
- 防止二次污染:已经处理的钢结构表面不得再次污染,若受到二次污染,需再次进行表面处理。
- 及时涂底层涂料:经处理的钢结构基层,应及时涂刷底层涂料,间隔时间不应超过5h。
- 除锈
- 防腐涂层方面
- 涂漆
- 底漆选择:如环氧富锌底漆,其含粉料多,基料少,成膜粗糙,与钢材粘附力强,与面漆结合性好。涂刷前钢材需做除锈打磨处理,通过成膜固化于工件表面,隔绝腐蚀介质浸入。
- 面漆选择:面漆基料多,成膜有光泽,能保护底漆不受大气腐蚀,并能抗风化。不同涂料之间有相容问题,前后选用不同涂料时要注意相容性。施工环境粉尘要少,构件表面不能有结露,涂装后4小时内不得淋雨。干漆膜总厚度室外工程为150μm,室内工程为125μm,允许偏差为25μm,在海边或海上或有强烈腐蚀性大气中,干漆膜总厚度可加厚为200 - 220μm。
- 氟碳漆:氟碳材料的防腐漆效果较好,氟碳底漆跟氟碳面漆做防腐处理,其防腐、耐候、耐盐雾的效果会达到15 - 20年,甚至可达50年。
- 热浸锌:将除锈后的钢构件浸入600左右高温融化的锌液中,使钢构件表面附着锌层,对5mm以下薄板锌层厚度不得小于65μm,对厚板不小于86μm。常用于受大气腐蚀较严重且不易维修的室外钢结构,如输电塔、通讯塔等。但热浸锌的首道工序酸洗除锈和清洗必须彻底,否则会留下腐蚀隐患,且对于管形构件应让其两端开敞,一端封闭会使锌液流通不畅,易在管内积存。
- 热喷铝(锌)复合涂层:用氧焰将铝(锌)丝融化,用压缩空气吹附到钢构件表面形成蜂窝状的铝(锌)喷涂层(厚度约80μm - 100μm),再用环氧树脂或氯丁橡胶漆等涂料填充毛细孔形成复合涂层。这种方法与热浸锌防腐蚀效果相当,是长效防腐蚀方法,但无法在管状构件内壁施工,管状构件两端必须做气密性封闭,且工业化程度较低,喷砂喷铝(锌)劳动强度大,质量易受操作者情绪影响。
- 涂漆
- 使用耐腐蚀性钢材方面
- 耐候钢:含有磷、铜、镍、铬、钛等金属,使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提高耐腐蚀性,其低温冲击韧性也比一般结构用钢好,符合《焊接结构用耐候钢》(GB4172 - 84)标准。





钢结构防腐涂层的选择依据
钢结构防腐处理的环保技术
钢结构防腐维护周期及成本
钢结构防腐效果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