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整体移位技术是近年来建筑行业的一项创新,旨在通过精确的计算和先进的设备来实现建筑物的快速、高效移动。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手动操作到现代的机械化、自动化的转变。在早期,楼房移位主要依靠人工搬运和简单的机械装置进行,但效率低下且安全性差。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楼房移位技术采用了高精度的测量系统、高效的动力传输系统以及智能化的控制软件,大大提高了移位的速度和安全性。楼房移位技术也在环保和节能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如采用电动驱动系统替代传统燃油驱动,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一、楼房整体移位的含义
楼房整体移位是指将建筑物以整体的形式在同一水平面上迁移到不同的位置。其方法是将大楼托换到一个托架上,托架下部有滚轴,滚轴下部有轨道,然后将建筑物与地基切断,使建筑物形成一个可移动体,再用牵引设备将其移动到固定的新基础上。
二、楼房整体移位的原理
- 类比解释
- 楼房就好比是一辆汽车,上轨道相当于是底盘,下轨道就相当于是道路,滚轴可好比是汽车轮子,千斤顶就如同汽车动力,楼房移动就像汽车开动的样子。
- 技术原理
- 利用托换技术,将上部结构与基础分离,安装行走机构、施加动力后达到水平移位。安装顶升机构达到垂直移位并使倾斜得到调整。利用液压推进系统,可提高水平移位速度和工效。具体来说,托换梁将建筑物沿某一水平面切断,形成平面托架,将上部结构荷重转移至托架上,使上部结构与基础分离形成可移位整体。托换梁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段施工组成。在托换梁与基础或平移轨道之间安置滚轴,当施加的外加动力克服阻力后,即可实施水平向移位;在托换梁与基础之间安置千斤顶后,当顶升力大于建筑物总荷重时,即可实施垂直向移位,建筑物就位后进行可靠的连接处理。
三、楼房整体移位的适用范围
- 建筑类型方面
- 适用于砖混及框架结构的任何建筑物,包括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其层数为多层,结构形式可包括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木结构、石结构等)、其他构筑物、古建筑与特殊建筑等。
- 应用场景方面
- 特别适用于道路拓宽、城市改造、房地产开发地块老建筑保护等,也适用于像广东农户因占用水田需腾出田地而平移楼房的情况,还有当建筑物因平面位置不妥需规划调整等情况时也可采用整体移位技术。
四、楼房整体移位的施工流程
- 整体移位的总体工艺程序
- 有关工程资料收集 - 整体移位可行性分析评估 - 整体移位方案设计- 施工前期准备 - 平移轨道、建筑物托换、新建基础 - 整体移位 - 建筑物就位连接 - 建筑物修复验收。
- 钢筋混凝土托换梁施工工艺程序
- 水准测量 - 室内外土方开挖 - 施工放样控制标高 - 施工段划分管 - 墙壁体开凿 - 墙基础梁找平、修补 - 预留顶升洞 - 铺设隔离层 - 绑扎焊接钢筋 - 支模、浇捣混凝土 - 混凝土养护、拆模。如果是前置行走机构,把程序中的“预留顶升洞 - 铺设隔离层”换为:铺设下走道板 - 置入钢滚轴 - 铺设上走道板。
- 建筑物水平向整体移位施工工艺程序
- 整体移位准备 - 整体顶升 - 置入行走机构 - 整体下降 - 设置反力反支座 - 安装油压千斤顶 - 确定顶推力参数 - 平移推进(千斤顶推进、千斤顶回程、置入垫箱、安装反力座) - 偏位监测 - 偏位调整 - 就位。
- 建筑物垂直向整体移位施工工艺程序
- 整体移位准备 - 切断上下连接处、设置顶升标尺、安装千斤顶、砌体材料就位 - 确定顶升量及顶分量 - 设置监测系统 - 整体顶升(千斤顶顶升、千斤顶回程、置入垫箱、砌筑墙体) - 垂直度监测 - 就位 - 临时支撑。
五、楼房整体移位的工程实例
- 广东农户平移4层楼房
- 广东一农户花80万元平移4层楼房60米。平移期间全家仍住屋内,楼房楼体与地基完全切割开来且高出地面,横梁下方有支撑物,楼房正下方有4条钢筋混凝土轨道。此次平移是因为房屋占用水田属于违建,需要腾出田地,在咨询专业人员后选择平移房屋。施工方为南通一家建筑公司,平移工程总距离约60米,施工方做了近一个月准备工作,且要保证楼房平移时途经土地坚实牢固,若地基不稳,楼房在平移过程中有下沉、塌陷甚至倒塌风险。房主临时改变平移位置导致又架设新轨道,竣工时间推迟。平移时房主一家人正常生活在屋内,感觉不明显,如将一满杯水放在屋子里,平移时基本不会有水溢出,该工程虽然在网友看来规模大,但对施工方来说几乎是最小项目。
- 漳州农户平移3层别墅
- 漳州角美镇坂美村农户将自家的一栋3层别墅平移。施工时把整栋房子的地基挖出来后,在每个支点处安装轨道和滑轮,用牵引机牵引。指定地点先夯实地基,等房子平移过来后,再对地基进行混凝土浇灌。整个平移工程最繁琐的是挖地基,真正移动的时间耗时并不多。




楼房移位技术的发展历程
楼房移位与传统拆除对比
楼房移位后的结构安全性
楼房移位的成本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