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板支撑间距是确保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在施工荷载验算中,需要根据规范确定合适的筋间距,以确保结构安全。叠合板桁架筋的间距设计同样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本摘要将探讨桁架板支撑间距的要求、荷载验算方法和叠合板桁架筋间距设计的规范解读,以提供实用的指导原则。

一、钢筋桁架楼承板相关支撑间距要求
- 桁架节点间距:在钢筋桁架楼承板中,桁架节点间距为200㎜,并且要注意不同模板的横向节点要对齐。
- 底模与钢梁点焊间距:沿长度方向将镀锌钢板(底模)与钢梁点焊时,间距为300mm。
- 楼承板长度方向搭接相关要求(涉及支撑方面):楼承板长度方向搭接长度(指钢梁的上翼缘边缘与端部竖向支座钢筋的距离)不宜小于5d(d为钢筋桁架下弦钢筋直径)及50mm中的较大值,这对楼承板的支撑和结构稳定有影响。
- 楼承板宽度方向与钢梁搭接要求(涉及支撑方面):楼承板宽度方向底模与钢梁的搭接长度不宜小于30mm,确保在浇注混凝土时不漏浆,也对支撑有一定要求。
二、叠合板桁架筋间距要求
桁架筋的布置要求距离板边不应大于0.3m,间距不宜大于0.6m。
三、楼承板施工阶段支撑相关要求(间接影响支撑间距考虑因素)
- 小于8米的楼板,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方可拆除支撑;大于8米的楼板,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支撑。在设置支撑间距时需要考虑不同楼板长度下支撑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以确保结构安全。
- 施工阶段,钢筋桁架板作为模板,验算时应考虑永久荷载(钢筋桁架、压型钢板自重和混凝土自重)和可变荷载(施工荷载,应以施工实际荷载为准且验算考虑的施工荷载不应小于1.5kN/m2)。这些荷载因素会影响楼承板支撑间距的设计,需要保证支撑能够承受相应荷载。
- 钢筋桁架板施工阶段按单向受力计算,应根据施工时楼承板支撑或临时支撑情况,按单跨、两跨或多跨计算。计算考虑了临时支撑时,必须在深化图中明确表示临时支撑的位置。这表明在确定支撑间距时需要依据不同的受力计算情况和临时支撑的布局。




桁架节点间距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楼承板搭接长度对支撑间距的要求
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荷载验算方法
叠合板桁架筋间距设计规范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