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砖混结构中构造柱施工的工艺流程,包括基础处理、定位放线、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步骤。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保证构造柱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位置准确,并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还需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的施工工艺流程
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施工准备
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清理施工现场,找出主体结构施工时所标注的轴线和控制线,弹出墙体边线、辅助控制线和构造柱定位线。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确保后续施工的准确性。
2. 钢筋绑扎
根据构造柱定位线调整好立筋位置,当砌体墙厚200-300mm时,构造柱纵筋为4根直径为12的三级钢筋,当墙厚为350~450mm时,构造柱纵筋为6根直径为12的三级钢筋。钢筋绑扎是构造柱施工的重要环节,需要确保钢筋的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3. 砌块砌筑
砌块采用600×200×300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不应超过15mm,砌块搭接长度不得小于砌块长度1/3,半砖不得小于砖长的1/3,砌到接近顶部时,除特殊要求外,预留30mm高,7天后用细石混凝土填时,不允许斜砌。砌块砌筑需要注意灰缝的饱满度和砌块的搭接长度,以保证砌体的整体稳定性。
4. 留设马牙槎和拉结筋
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留设马牙槎和拉结筋,沿墙每500mm设置2根直径为6的二级钢筋,沿墙全长贯通,墙厚≥300mm时,沿墙每500mm设置3根直径为6的二级钢筋,马牙槎应先退后进,出槎60mm,马牙槎侧边使用双面胶粘贴后支设模板。马牙槎的留设需要注意其尺寸和位置,以保证构造柱与砌体的良好连接。
5. 支模
支模前清理模板面并涂刷脱模剂;采用对拉螺杆固定,间距500mm,对拉松紧合适,不得在墙上留洞或穿孔。支模是保证构造柱形状和尺寸的关键步骤,需要注意模板的固定和支撑。
6. 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需对马牙槎及模板浇水湿润,从顶部喇叭口进料浇筑时注意振捣密实,灌满喇叭口。混凝土浇筑需要注意振捣的密实度和浇筑的顺序,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7. 拆模和养护
严格控制松模和拆模时间,避免松模、拆模过早损坏构造柱表面,致使柱麻面,拆模后及时凿去多余混凝土并设专人养护二次构件。拆模和养护是保证构造柱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步骤,需要注意拆模时间和养护方法。
8. 免支模施工技术
传统的构造柱施工工序较多,而免支模施工技术则简化了这一过程。该技术包括构造柱钢筋绑扎、U型空心砌块随砌体同时施工、混凝土浇筑等步骤。这种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改善成型质量,并减少后期抹灰施工的风险。
以上就是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的施工工艺流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的作用
构造柱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免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操作
构造柱钢筋绑扎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