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砖混结构中,条形基础构造柱的生根位置通常位于条形基础的底部或侧边。生根做法包括将钢筋插入条形基础的预留凹槽内,并确保钢筋与条形基础的混凝土紧密结合,以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和承载力。生根位置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荷载分布和地质条件等因素,以确保生根效果达到预期。

砖混结构条形基础构造柱生根
砖混结构中的构造柱通常是为了增强建筑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而设置的。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的常规做法是在基础底部生根。以下是关于砖混结构条形基础构造柱生根的一些详细信息:
生根位置
构造柱在砖混结构中的生根位置通常是基础底部。如果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构造柱应该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中生根;如果为基础为无筋素混凝土,则应从混凝土基础顶开始设置构造柱;若为砖基础,则不能从基础垫层中生根,应从砖基础中生根。
生根做法
对于条形基础构造柱,可以直接生根在基础底板的底部钢筋上,也可以植筋。在实际工程中,构造柱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或其他结构。对于砖混结构,构造柱的常规做法是在基础底部生根。对于框架结构,构造柱可以直接扎根在框架梁上。
规范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10(2016年修订)对构造柱的生根位置有明确的要求。例如,当基础埋深或基础梁顶面大于(或等于)500mm(距室外地面)时,构造柱可直接作用在砖墙上;如果埋深小于500mm,则构造柱设置在楼板梁(板)上,并与楼板梁(板)之间采用连接。
施工注意事项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构造柱的纵筋要预埋或者植筋的方法深入到上下楼板中。构造柱的纵筋底部在相应位置的框架梁上插筋生根,上部要与上方的框架梁底部活动连接。此外,构造柱与地圈梁的连接是通过地圈梁主筋穿过构造柱主筋,绑扎固定,同时浇筑。
综上所述,在砖混结构中,条形基础构造柱的生根位置和做法应根据具体的结构类型和设计要求来确定,并且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砖混结构抗震性能提升方法
构造柱植筋技术操作要点
砖混结构基础施工常见问题
条形基础钢筋布置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