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中的构造柱施工是确保建筑稳固性和抗震性的关键步骤。以下是施工的要点:在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设计规划,包括确定构造柱的位置、尺寸和数量。选择适合的混凝土类型和强度等级,以确保足够的承载能力。施工时要注意钢筋的绑扎质量,保证其牢固且位置准确。混凝土浇筑要均匀,避免出现空洞或蜂窝现象。完成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和保湿处理,以促进混凝土的硬化和收缩。这些要点共同保证了构造柱的施工质量和建筑的整体安全。

砖混结构构造柱的施工要点
砖混结构中的构造柱施工是提高建筑抗震能力和结构稳定性的重要环节。以下是根据提供的搜索结果总结的施工要点:
1. 施工准备
在开始构造柱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清理清扫楼地面,找出主体结构施工时所标注的轴线和控制线,弹出墙体边线、辅助控制线和构造柱定位线。其次,根据构造柱定位线调整好立筋位置,确定构造柱纵筋的数量和直径,这取决于砌体墙的厚度。
2. 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是构造柱施工中的关键步骤。在砌体墙砌筑完成后,需要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构造柱钢筋位置及间距,箍盘间距的准确。钢筋绑扎时,要逐层检查构造柱基础或下层钢筋伸出搭接的钢筋位置、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时校正误差。此外,搭接接头应设在板顶和圈梁顶面,搭接区段内箍筋间距应取100mm。
3. 砌块砌筑
砌块砌筑时,要确保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不应超过15mm,砌块搭接长度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半砖不得小于砖长的1/3。砌到接近顶部时,预留30mm高,7天后用细石混凝土填实,不允许斜砌。
4. 马牙槎和拉结筋
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留设马牙槎和拉结筋,沿墙每500mm设置2根或3根直径为6的二级钢筋,沿墙全长贯通。马牙槎应先退后进,出槎60mm,马牙槎侧边使用双面胶粘贴后支设模板。
5. 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时,要确保模板无脱皮、散边,支模前清理模板面并涂刷脱模剂。采用对拉螺杆固定,间距500mm,对拉松紧合适,不得在墙上留洞或穿孔。
6. 砼浇筑
浇筑前需对马牙槎及模板浇水湿润,从顶部喇叭口进料浇筑时注意振捣密实,灌满喇叭口。严格控制松模和拆模时间,避免松模、拆模过早损坏构造柱表面,致使柱麻面。
7. 养护
拆模后及时凿去多余混凝土并设专人养护二次构件。加强砖养护和浇筑前模板及砖墙的浇水湿润,确保砼强度的增长。
以上就是砖混结构构造柱的主要施工要点。这些要点涵盖了从施工准备到养护的整个过程,旨在确保构造柱的质量和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砖混结构抗震性能提升方法
构造柱钢筋绑扎常见问题
砌块砌筑质量控制技巧
马牙槎施工细节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