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在会计分类中通常被划分为固定资产或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相比之下,投资性房地产则指用于赚取租金、资本增值或其他投资回报的房地产资产。厂房作为固定资产的一个子集,其价值和使用寿命可能较长,主要用途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不是为了获取租金收入。厂房更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而非投资性房地产。

一、厂房属于固定资产的依据
- 符合固定资产定义
-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厂房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场所,其使用寿命一般会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并且是为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目的而持有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厂房符合固定资产的基本特征。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经营活动等而购建的各类物理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家具、运输工具等。厂房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属于建筑物,应该被视为固定资产。按照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入账价值。在会计上,从分类来看,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厂房可属于生产用固定资产等类别。
- 在项目融资领域,厂房通常被视为一种生产设备或工业设施,其价值和折旧率可以作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进行管理和估值。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对于厂房这类固定资产,其折旧通常采用直线法计算,即每年以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其使用年限后的剩余价值的一定比例来计算折旧,企业也需要根据会计准则对厂房进行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等操作,这都表明厂房属于固定资产的范畴。此外,我国针对固定资产有一系列的税收政策,如购买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可以享受10%的增值税抵免政策,这也侧面体现厂房作为固定资产的属性。
- 与投资性房地产的区别表明其为固定资产
- 持有目的不同
- 固定资产持有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而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如果厂房是企业自用,用于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例如生产型厂房用于产品的制造生产,研发型厂房用于研发和实验等,那么它不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持有目的,而是属于固定资产。
- 涵盖范围不同
- 固定资产既包括生产经营办公用房地产(如厂房),又包括机器设备等其他资产;而投资性房地产仅包括房地产,但这些房地产主要是为了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如已出租的建筑物等。如果厂房没有出租或者不是为了增值而持有的,就不应归为投资性房地产,而是固定资产。
- 核算模式不同
- 固定资产只能采用成本模式核算,取得固定资产时,一般按购入的原始价值计入固定资产原值;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还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核算。厂房如果作为企业自身生产经营使用,按固定资产的核算模式进行核算,进一步说明其属于固定资产类别。
- 计提折旧不同
- 正常使用的固定资产一般要计提折旧,如厂房作为固定资产,按不同的固定资产类别,以购入(或自建)的原始价值作为计提折旧的基数,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使用厂房而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固定资产耗费进行折旧分配;而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进项税额抵扣办法不同
-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15号公告规定,一般纳税人营改增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如厂房),进项税额应按照规定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以购进、投资转入或以物抵债等方式取得的不动产,如果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其进项税额可以一次性全额抵扣。这也表明在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上,厂房作为自用的不动产更倾向于属于固定资产类别。
- 持有目的不同
二、厂房可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特殊情况
- 若企业持有厂房的目的发生改变,从原来的自用转变为为了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那么厂房就可能从固定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例如,企业原本自己使用的厂房,现在将其出租给其他企业,此时该厂房在会计核算上就需要从“固定资产”科目转换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进行核算。但这种情况是基于厂房用途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前提下,在改变之前,厂房仍然属于固定资产。




厂房折旧方法及税务处理
厂房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条件
固定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区别
厂房作为生产设备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