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砖混结构中,单面增设圈梁是常见的加固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增强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防止因局部破坏而导致的整个结构失效。规范要求包括:圈梁应设置在受压区或受拉区的墙、柱等构件上,且与原结构形成整体;圈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应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圈梁的位置、间距和垂直度,确保其与原结构紧密结合。
砖混加固单面增设圈梁的规范要求
砖混结构中增设圈梁是一种常见的加固方式,用于提高房屋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以下是根据提供的搜索结果总结的关于砖混加固单面增设圈梁的规范要求:
圈梁的设置要求
连续性和封闭性
圈梁应当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的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与结构构件的连接
在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中,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以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尺寸和配筋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一般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宽度不宜小于2h/3。圈梁的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楼板的连接
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层数超过5层时,除在槽口标高处设置一道圈梁外,可隔层设置圈梁,并与楼(屋)面板一起现浇。未设置圈梁的楼面板嵌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并沿墙长配置不少于2∮10的纵向钢筋。
圈梁的加固机理
增设圈梁的加固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房屋的整体性
圈梁的约束作用减小了预制板散开及墙体出平面倒塌的危险性,使纵、横墙能保持为一个整体的箱形结构,可充分发挥各片墙体的平面内抗剪强度,有效抵御来自任何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
圈梁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了楼盖的水平刚度,同时箍住楼(屋)盖,增强了楼盖的整体性。限制墙体裂缝的发展
圈梁可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使墙体裂缝仅在两道圈梁之间的墙段内发生,使墙体的抗剪强度得以充分发挥,使墙体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砖混加固单面增设圈梁的规范要求涉及圈梁的连续性、封闭性、与结构构件的连接、尺寸和配筋、以及与楼板的连接等方面。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圈梁能够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圈梁加固施工注意事项
圈梁加固验收标准流程
圈梁加固设计常见误区
圈梁加固材料选择指南